close

說話,是人類的本能,嬰兒出生後約7、8個月開始牙牙學語,約在3歲就會咿咿呀呀地叫爸比、媽咪,看來,說話這檔事並非難事。然而,說話這件看似容易的事,卻也是讓許多人感到困擾的苦差事;容易是在每個人都會張口發聲,難卻難在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要表達的事說得流利、邏輯清楚、遣詞用字討人歡喜。因此,如何把話說得好、說得巧、說得動聽就是一門溝通大學問。

        深諳說話藝術的人,思維敏捷,說起話來頭頭是道、談笑風生,而且往往能撼動人心,在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,無怪乎能在人際關係上獲得好人緣,而在職場、商場上更是左右逢源,靠好口才成就一番大事業。

       相對的,拙於言詞的人一遇到交際場合就緊張得結結巴巴,常常一開口就“嗯……這個,……我……關於這個……”,沒有組織令人聽得一頭霧水、不知所云;最怕的是喋喋不休,東拉西扯的摸不著邊際,讓人理不清重點所在,說者當不成“說話高手”,反成了“聒噪大王”。

        談吐不佳、表達能力不好的人,除了容易受到別人的誤解,造成雙方溝通上的不愉快,更糟的情況是導致禍從口出,形成難以收拾的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 一言定成敗 中西皆可見

  可見,說話可以成事,也可以壞事,舌頭的力量不容小覷。在中外歷史上,“一言興邦,一言喪邦”的案例,史實斑斑、歷歷在目。

  中國歷史上因為言語而導致國家衰敗的例子,當屬戰國時期秦國大破趙國的“上黨之戰”最為著名。當時的趙國擁有戰無不克、攻無不勝的大將軍廉頗,即便是秦國這樣的強權也對其敬畏三分,不敢輕易進攻。研判情勢,秦國強行挺進恐怕不利,秦王靈機一動,收買趙人在其國內散佈自己最怕的其實是趙括的流言,沒想到此言語離間之計果然奏效,中計的趙王以只會紙上談兵、其實不善作戰的趙括取代廉頗為將,秦王大喜,全力攻趙,趙國兵敗如山倒,趙括被射殺,40餘萬士兵也遭坑殺。

  而聖經中,則記載有以斯帖王后“一言興邦”的故事。以斯帖王后為了搶救族人的性命,在筵席中以機靈的言談哀求國王將族人的性命賜給自己,因為有人要滅絕她的猶太族人,國王聽了這件事後大為震怒,詢問是誰膽敢造次,以斯帖王后接著稟告是一名叫哈曼的惡人,國王當下下令處死哈曼,而以斯帖王后則因其巧妙的言談,挽救了全波斯帝國猶太人的性命。

  以上的史料故事都彰顯出語言的魔力,它可以是技巧、藝術、工具,也可以是一種武器,端看說話的人如何靈活駕馭,教宗庇護二世(Pope Pius Ⅱ)就曾說過:“口才的力量萬夫莫敵,它比任何東西都有能力統治這個世界。”

  不敢不等於不會 努力就有救

  然而,身受表達障礙所苦的人也不必因此氣餒,事實上,許多人的好口才並非與生俱來,而是經過無數次心情調適,不斷練習才成就今日漂亮的說話技巧,每每能把話說到聽者的心坎裡,進而“說”出一條人生、事業的康莊大道。

  著名演說家兼心理學家愛德華‧韋根(Albert Edward Wiggam),原本是一個木訥寡言的孩子,在大眾面前發表一場5分鐘的演講就足以讓他心神不寧、手心冒汗,站上講台全身就不聽使喚的他。曾經因為過度緊張,而把“亞當和傑佛遜已不在位”說成“亞當和傑佛遜已去世”,引來全場一陣哄堂大笑,而原本就不善言詞的他遭受此一打擊,甚至病了好幾天。

  但誰也想不到日後愛德華‧韋根的口才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。幾年後,韋根又遇到需要上台演講的情況,糟的是那段令他感到無比難堪的事件又浮現在他腦海,縈繞不去。想退縮不成的他,上了台後自然是半天無法吭聲,這時,台下同學為他熱情地加油打氣,使他信心大增,當下勇敢跨出一步,硬著頭皮試著將自己的想法不疾不徐地表達出來,沒想到,這一說就說了一個半小時之久。正因為一次

  成功的經驗,讓他從此克服了談話的恐懼,之後還成了一位專業的演說家。

  學習當說話高手 口才訓練大發利市

  英國《倫敦時報》曾對讀者進行一項調查,想了解人們心目中感到最為恐懼的事情是什麼,調查結果公佈,高居恐懼排行榜首位的竟是“演講”,人們對其懼怕的程度更勝第二名的“死亡”,可見人們一想到要站在公眾面前發表意見,就會嚇到“皮皮挫”。

  然而,事實證明,每個人都具有增進說話能力的潛能,擁有改造說話盲點的可能性,只要有心努力改變,演練、培養就能讓自己的說話本領更上一層樓,無論是在職場中遇到上司、下屬、同事或是初次見面的客戶,或約會對象、家人朋友等,都不再感到手足無措,而能輕鬆打開話匣子侃侃而談,展現個人魅力。

  而人們對於增進溝通能力的渴望,也由以人際溝通、演說技巧為教學主軸的卡內基訓練,現已成為全球知名的溝通訓練機構看出。創辦至今已90餘年的卡內基訓練非但沒有衰退的現象,反而是更加蓬勃地發展,至今已影響了500多萬人的生活與發展。而市場上,口語訓練機構一家接一家的成立,也顯現出人性希望藉由溝通使自己更受歡迎的端倪。

  而卡內基訓練的創辦者,同時也是溝通大師戴爾‧卡內基(Dale Carnegie)則強調,好口才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點,一個人的成功,約有15%取決於知識與技巧,85%取決於人際溝通與口才的綜合素質。因此,得體的說話與應對能力絕對是一項強而有力的溝通利器。

  或許“會說話”在承平年代並不真的會讓人“興邦”或“喪邦”,“學說話”也不見得就能讓你變成卡內基第二,但有效的溝通絕對能幫助建立起自己與他人的關係,營造雙方良性的對話,使人際關係更為融洽;更是瞬息萬變的商場與職場中,生存的法寶,想擁有人見人愛的好人緣以及無往不利的成功人生,就從學習該“怎麼說話”開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ssfish 的頭像
    bossfish

    白開水的生活談

    boss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